近日,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我校共有28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参赛项目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及三等奖13项,一、二等奖获奖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其中“牵引式激光除草机器人”项目荣获季军;我校连续7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10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副校长沈毅出席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并代表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致辞。
荣获大赛季军的项目团队由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王文涵、滕道竣和硕士生黄兆启、张津铭及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生丁耀杰组成,机电工程学院张松源副研究员、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高文朋副教授担任团队指导教师。我校获一、二等奖团队学生分别来自机电工程学院、航天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威海校区。
荣获大赛季军的我校参赛团队领奖
师生合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团队名单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指导 教师 | 参赛队员 | 奖项 |
1 | 牵引式激光除草机器人 | 张松源 高文朋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王文涵、滕道竣,硕士生黄兆启、张津铭;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生丁耀杰 | 季军 |
2 | 液压机器人一体化关节 | 付宜利 李旭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张傲博、周炳智、刘冠科、李苒、张泽茜 | 一等奖 |
3 | 面向细胞膜突破的多物理场协同驱动微纳机器人 | 李隆球 常晓丛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沙金锐;航天学院博士生梁傲;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肖宇航、师恩博,博士生庄仁诚 | 一等奖 |
4 | 面向空间多任务的多分支可重构机器人运动规划及仿真验证 | 赵亮亮 赵京东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姜伟、张佳钰、王梓睿、尹卫东,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赵玘 | 一等奖 |
5 | 用于工业流体管网全链路原位检测的空气射流式连续体机器人 | 张永昌 赵建文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孙乐辰,海洋工程学院硕士生李远卓,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张大鹏、毛维豪,海洋工程学院硕士生张子扬 | 一等奖 |
6 | 面向高危复杂环境的液压四足防爆机器人系统设计 | 李旭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周炳智、张傲博,本科生胡伊甸,硕士生穆阳、刘冠科 | 一等奖 |
7 | 三自由单驱动足压电机器人平台 | 张仕静 闫纪朋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关景晗,硕士生许柏梁、郭家旺、郝新潮、陈继超 | 二等奖 |
8 | 基于仿人上肢体构型的工业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运动控制 | 金弘哲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鞠枫嘉、王子健、印鸿、刘家秀、方宇 | 二等奖 |
9 | 空间灵犀臂——面向在轨服务的绳驱灵巧柔性空间机械臂 | 白争锋 | 航天学院博士生牛余新,海洋工程学院硕士生李胜国,航天学院博士生宁志远、硕士生苏贝克 | 二等奖 |
10 | 面向狭小空间探测的振动直驱微小型欠驱动机器人 | 闫纪朋 张仕静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刘有为、赵昱著、王子润,硕士生黄安琪、杨佳修 | 二等奖 |
11 | 睛准灵控——基于智能执行器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 张赫 |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张卓文、王云飞、张浩岩,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蒋梦圆,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任昊 | 二等奖 |
12 | 面向空间应用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 朱延河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罗航,博士生赵宁、梁大伟、齐健,硕士生周楠林 | 二等奖 |
13 | 基于振动致流机理的微小型水面机器人 | 李京 刘英想 |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王德鸿,硕士生何昊烜、刘畅,本科生廖嘉煜;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韩松廷 | 二等奖 |
14 | 液压机器人一体化关节 | 付宜利 李旭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张傲博、周炳智、刘冠科、李苒、张泽茜 | 二等奖 |
15 | 基于压电鳍驱动的对称式两栖微型四足机器人 | 李锴 |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陈泽民 | 二等奖 |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指导的全国性机器人创新赛事,也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制造强国战略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机器人领域国家急需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研究生的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机器人领域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届大赛以“具身探索,智筑未来”为主题,共有来自224家培养单位的1640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提交作品1546件。经过初赛评审,325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大赛最终评选产生一等奖30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205项。44所高校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52名教师获评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自2019年承办首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以来,我校作为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积极开展赛事宣传及参赛项目动员等工作,通过开展校内立项、校内赛、赛前专题培训、项目交流会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与能力提升的平台,多方位鼓励研究生报名参赛,参赛队伍数量逐年增加,参赛项目质量持续提升。